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 > 保险资讯

泰康在沪谋建2000亩养老社区 或将选址海南

2010-08-18 10:54:00     作者: 李听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泰康人寿
[提要] 就泰康圈地一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8月17日)联系了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崇明县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能从上述部门证实泰康养老用地一事。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并非泰康人寿唯一圈地的城市,泰康人寿还在海南等地选址,筹谋将高档社区运作模式扩张开去。

  又一保险巨头大手笔进军房地产。自保监会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多家潜伏在暗处的险企拿地情况逐一浮出水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排名全国第五的泰康人寿或将在上海崇明岛划地2000亩建设高级养老社区。据知情人士透露,泰康人寿已经和当地政府进行了多轮磋商。

  泰康人寿或上海圈地2000亩

  市场近日传出消息,泰康人寿拟在上海崇明岛圈地2000亩,用于修建高档养老社区。

  就泰康圈地一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8月17日)联系了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崇明县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能从上述部门证实泰康养老用地一事。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泰康圈地一事正在进行中,相关细节还待进一步公开。

  消息人士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泰康圈地谋划筹建高端养老社区,一方面,是迎合了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高档养老社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中国保险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保险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高档养老社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投资渠道,可以优化险企的资产负责表。

  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并非泰康人寿唯一圈地的城市,泰康人寿还在海南等地选址,筹谋将高档社区运作模式扩张开去。

  就泰康圈地筹划建设高档养老社区一事,保险行业分析师潘洪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险资进入房地产项目,虽然保险会公布了最高10%的上限,但险资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投资地产,还不是很明朗。”

  相对于其他保险公司,开发养老社区项目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被泰康人寿巧妙地演变成进军房地产领域的突破口,并以此在一些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着手储备土地资源。

  专业人士认为,建设高档养老社区,一方面为保险公司争夺养老保险客户积累了优势,另一方面,养老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虽然低于商业地产,但相比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显然更具优势。

  投资养老社区一举多得

  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险资投资银行存款占比30.5%,债券占比51.8%,两者累计占比82.3%。相对于2.25%到3%左右的存款及债券收益率,养老地产项目的收益率显得更有吸引力。

  泰康人寿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原保费收入514.9亿元,同比增长49%。截止2009年底,泰康的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

  按照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据此计算,泰康可以有超过200亿的资金进入房地产项目。

  而此前在2009年,泰康养老获批筹建北京、上海两家分公司,以及泰康获得中国保险行业第一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都为泰康进军养老房地产项目做好了足够的铺垫。

  国海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赵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保险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项目的,目前主要是通过旗下的信托公司来投资,将来主要还是商业地产、写字楼。”

  但据业内人士介绍,相比于之前险资密集拿地,建设公司总部或者地区性总部而言,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可能更容易博得社会各方的好感。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的提案》,建议重点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

  尽管行业人士表示,现在还很难对建设高档养老社区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的期限做出预算,但也表示,建设养老社区是提升保险公司品牌形象,获取稳定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保险公司筹划建设养老社区,是对养老保险的一个有效对接,是整合相关养老资源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增值服务,是一件好事。保险公司筹建养老社区,也是顺应国家相关规划的举措。这也是保险公司吸引客户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李听)

张元亮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