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4 09:16:00 作者: 赵晓菲 来源: 证券日报
9月22日,中秋。
9月28日,保监会批复,核准施健乐(David Skinner)担任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
10月1日,国庆。
10月8日,保监会批复,核准陈远中融人寿董事长,核准杨智中融人寿总经理。
……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查看保监会最近的人事任命批复发现,双节前后,保监会正式批复保险公司4位董事长,2位总经理,涉及5家保险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成立近半年的中融人寿迎来了第一大股东中科英华为主导的第一届领导班子。长城人寿成立5年后则首次更换董事长。
陈远:中科英华主导的领导班底
成立半个年头,中融人寿第一届领导班子终于正式获批亮相了。领衔的是中科英华董事长陈远,另外董事会3个成员也是来自中科英华的。虽然同样是中融人寿四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但是谁主谁辅,不言自明了。
10月8日,保监会批复,核准陈远担任中融人寿董事长,杨智担任总经理,张润生、袁梅、王天有、陶安东担任你公司副总经理,寿宇卫担任总经理助理。
根据中融人寿公开披露信息,这正是公司7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部。其中,董事长陈远,现任中科英华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润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类似地,7人中,同样有中科英华背景的是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合规负责人袁梅,2004年4月至2009年6月任中科英华董事、董事会秘书,2009年7月加盟中融人寿筹备组;2010年3月拟任中融人寿董事会秘书,9月起担任中融人寿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兼合规负责人。
而中科英华正是中融人寿四大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中融人寿今年3月底正式开业,由持股20%的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吉林信托)、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启迪控股)、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下称联合铜箔)、中润合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润合创投)和持股15%的北京百利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的海南爱科制药有限公司6家股东出资。其中,联合铜箔是上市公司中科英华的子公司。也就是说,中科英华、吉林信托等持股20%的4家股东依然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公司网站公开披露信息显示,至今,公司股权结构并未发生变动。
既然同为第一大股东,那么其余3家大股东是否也有相关人员任职中融人寿高管呢?
查看其余5位高管资料发现,除副总经理王天有,2008年11月加盟中融人寿筹备组前,任中润合创投首席财务官外,包括总经理杨智在内的4位高管均为业内人士。例如,杨智1996年进入保险业,供职于华安保险,2009年2月加盟中融人寿筹备组前, 任华安保险常务副总裁。副总经理张润生,1996年4月进入中国平安;此后又先后任职泰康人寿、中德安联、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陶安东则自2001年4月起就任职于中国人寿。
如果说2/7的比例不足以说明中科英华在中融人寿中的地位,那么中融人寿8月底正式获批的董事会成员名单中,4/9的比例或许是个更好的例证。
中融人寿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公司董事会成员由董事长陈远,执行董事杨智、董事会秘书袁梅、董事黄宝育、雷霖、高福波、 陶安东,独立董事任道德、金润圭9人组成。其中,除上述陈远、袁梅两人外,现中科英华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董事会秘书黄宝育又出现在董事会成员名单中。甚至独立董事金润圭亦是中科英华独立董事。
而其他三家大股东仅启迪控股副总裁、财务总监雷霖,吉林信托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高福波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而已。
鞠瑾: “副董事长”变成“董事长”
长城人寿原董事长本是金融街的董事长,如今却由金融街的副董事长担任。而这位金融街副董事长原本也是长城人寿的副董事长。
打开长城人寿网页,在其公开披露信息中,公司的董事长一职显示还是王功伟。现任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融街)董事、董事长,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下称“北京华融”)法定代表人。
可是,10月12日之后,坐在长城人寿董事长位子上的将是原副董事长鞠瑾,现任北京华融总经理。自2000年6月起任金融街董事、副董事长。
从两人的现任职位来看,此次董事长变动与其说是长城人寿换帅,不如说是金融街高管职责的一次调整。但这毕竟是长城人寿成立以来第一次更换董事长。
长城人寿2005年9月正式开业,成立以来到2009年,长城人寿的高管相对是比较稳定的。董事长王功伟、董事会秘书柴海波、总经理朱仲群、总经理助理李静等人,自公司成立以来就任职高管。
直到2009年4月,来自平安的朱仲群不再担任总经理,改任副董事长,后又向长城人寿递交辞呈。总经理由董利平接任。
同一批离职的还有原总经理助理李静,已履新光大永明人寿首席机构管理总监一职。李静亦曾为平安旧部。
另外,原董事会秘书柴海波亦消失在长城人寿董事会公开名单中。
……
在这之后,长城人寿再次归于平静,从今年以来保监会的公开批复中,涉及长城人寿的人事任命主要是对公司监事等的一些批复。
频繁的高管变动往往带给公司不利影响,但有时候,平静也是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沉默。长城人寿也许就选择了这样的平静。
半年降一席
长城人寿的“诡异”发展图景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通过对公司成立5年来保费排名的数据对比,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差不多每半年长城人寿的排名都会下降一个座次。
以半个年度为时间段,2005年底,长城人寿保费收入6944.46万元,在当时19家中资寿险公司中排名11位。
2006年上半年,长城人寿在19家中资寿险公司中排名12位,被人保健康超越。
2006年底,长城人寿保费收入80619.2万元,在20家中资寿险公司中排名12位,其后多了一家2006年下半年刚成立的正德人寿。
2007年上半年,长城人寿排名13位,因为比其分别晚成立2个月、3个月的人保寿险、嘉禾人寿列入排名,并排到了其前面,但它超越了人保健康。
2007年底,长城人寿保费收入150248.28万元,虽同比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排名却下降到14位,人保健康再次超越。
2008年上半年,长城人寿继续下降一个名次,排名中资寿险公司15名,这次,完成超越的是华泰人寿。华泰人寿2005年3月份正式开业,比长城人寿早半年。
2008年底,阳光人寿、英大人寿、华夏人寿、正德人寿4家后起之秀则集体挺进,长城人寿170579.09万元的保费收入“被排名”19位。这是最惨痛的一次记忆。
2009年上半年,超越者国华人寿,长城人寿排名第20。
2009年底,一直尾随其后的平安养老也终于耐不住了,将保费收入仅为153028.4的长城人寿挤进21位。
2010年上半年,“每半年掉一个名次”的规律似乎成为一个“魔咒”,这一次,赶超的是信泰人寿。长城人寿排名第22位。
尽管最新出炉的8月份保费收据显示,长城人寿夺回了信泰人寿抢走的阵地,但是5000万的保费收入差距,鹿死谁手实在很难说。
成立5年之久的长城人寿,近期刚刚获批筹建第11家分公司,这样的扩张速度远远落在行业之后。以2007年10月成立的幸福人寿为例,截止2010年8月,共有20个省市的分支机构获批开业。
“谨慎是长城保险原董事长王功伟的一大特点”业内人士表示,新上任的同门董事长能否打破“每半年掉一个名次”怪圈吗?还将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作者:赵晓菲)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