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 > 保险资讯

投资人士、专家学者“投票”险资提案

2011-03-10 09:03:00     作者:    来源: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  

关键词: 险资提案
[提要] 昨日,由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正式通过了保监会的备案。据悉,该债权投资计划投资的项目作为上海首批公共租赁房项目,对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共租赁房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保险资金参与公共租赁房建设。

募40亿建公租房

  太保启动首单险资不动产债权计划

  赞成3票,反对2票!

  合众人寿相关负责人:这个领域正适合险资进入

  险资进入商业贷款也是在保险业资金监管水平和保险公司管理能力日趋成熟的条件下,借鉴了国外有保险资金运用的成功经验及基于“国十条”专门对保险资金运用提出的新政策,保险资金本身结构也十分适合。因为保险资金是由合约决定,可以精确地预计在未来年度中必须向受益者支付的资金规模及时间,因而资产的流动性不十分重要;资产管理上着重于长期运用,这种特性正符合中长期投资的需要。

  百年人寿相关负责人:风控不成问题,我表示赞成

  关于委员提到的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我表示赞成。其他国家都能做,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如果说有风险,保险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控制的机构,风控能力不成问题。

  某寿险公司投资负责人:我觉得不太合适

  我个人认为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不太合适。因为贷款业务本身风险相对是比较大的,比如次债什么的,保险公司本身就是要控制风险,而且相关的监管机制也没有。

  江生忠:又做保险又做银行,岂不乱了套?

  但对于商业贷款这个领域,我个人不赞成。一方面是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做保险又做银行,主业是什么?监管该由谁来管?岂不乱了套?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投保人提供短期的一定额度的贷款是可以的,现在已经可以的。

  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朱南军:与保险公司负债特点相匹配,是可以的

  个人认为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也是可以的,在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一方面考虑到险资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主要长期贷款是与保险公司负债特点相匹配的。保险公司即使开展商业贷款,但它还是以吸收保费为主的,肯定也不会把很大比重的资金拿去放贷,所以跟银行贷款业务为主不能比。

  全票赞成!

  合众人寿相关负责人: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

  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属于社会的公益事业,是需长期持有经营的,其社会效益占主要方面。利用保险资金不仅有利于加快其建设,而且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有利于保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风险控制上,合众在养老社区建设上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一方面我们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此次建设的养老社区将以“家”为核心理念,以CCRC(持续护理社区)为载体,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终身退休养老服务。公司目前已组建专业团队对养老社区进行系列研究,未来将聘请国外专业团队或通过与国外优秀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模式,来迅速提升养老社区建设和运营管理能力,培育和形成自有的服务品牌,降低公司投资风险。

  百年人寿相关负责人:我们看好养老产业的利润空间

  关于养老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养老产业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但是这块需要的又必须是长期的,巨大的资金量,险资满足这个条件。而且,养老产业的利润空间,我们也是看好的。

  江生忠:确实是险资应该做的

  养老产业这块,也确实是险资应该做的。不仅仅是资金运用的考虑,也是作为保险机构应该去做的。

张元亮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