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财经

山东潍坊:循环经济助推“蓝黄”发展战略

2011-08-31 09:10:00     作者:    来源: 重庆日报  

关键词: 循环生产 盐碱化工 纯碱厂 一水六用 氨碱法
[提要] 加上此前已经确定的,同为国家层面发展规划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已拥有两个国家级发展战略规划。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与商务局副局长王强介绍,目前,滨海开发区正依托海洋化工科研开发优势,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核心提示

  加上此前已经确定的,同为国家层面发展规划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已拥有两个国家级发展战略规划。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黄”,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蓝”如何结合并实现共同发展?

  在山东潍坊,这个蓝黄战略的重叠区,以循环经济为突破点,将高效生态与现代海洋产业进行良好的结合,闯出了一条新路。

  变弃为用 借力滩涂地 “转身向海”

  潍坊,濒临渤海,是山东的农业大市。

  潍坊靠海,但是在许多潍坊人的印象里却从未看过海。这是因为潍坊北部、渤海之滨的莱州湾畔,有一种独特的潮汐现象,满潮和落潮时水差极大,当满涨的海水退却后,144平方公里的海岸线不见一滴海水,露出的是一片宽广的潮间带,当地人把这形容为“潍坊靠海不见水”。

  这片地,除了荒滩就是盐碱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潍北是一块被长期搁置、自生自灭的土地。

  直到1995年,以特色产业海洋化工命名的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这里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约利用海滩地试点之一,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优先发展区域之一。

  集多重“身份”于一身,潍坊海洋城市的全新定位,该如何来完成山东蓝黄战略的破题之责?

  在城市化进程中寸土寸金的今天,潍北广阔的滩涂盐碱地和工业用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

  潍坊人摒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他们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将其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双重发展战略中,提高土地、地下卤水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向生态工业要效益。

  开车行驶在潍坊北部沿海滩涂,拦海大坝仿若一双坚强有力的臂膀抵挡住汹涌而至的海水。

  这一拦海大坝根据潍坊市北部沿海海岸线长、滩涂平整、海浪落差小的特点,集防潮、交通功能于一体,兼具汛期、泄洪、排涝、控制海域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临海景观,总长度超过33公里,坝高7米。这项人工工程彻底改写了潍坊因滩涂阻隔而“靠海不见海”的历史。

  防护堤南侧,因黄河入海冲积而来的泥土被挖出,将盐碱滩地换土之后,使其变成建设用地。定位为潍坊中心城区副中心,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在大坝尽头,潍坊港已开始启用,据潍坊森达美港有限公司阎静介绍,去年该港的吞吐量已达到1400万吨。

  山东省发改委黄三角洲建设协调处处长梁金光表示,发挥盐碱地和丰富的滩涂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是培育发展黄色经济的重要借力点,潍坊不仅紧紧抓住了这一借力点,还与蓝色经济相结合,成功实现了“转身向海”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水六用”

  循环生产构建产业集群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潍坊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

  海水能为当地发展带来什么?多年来,面对深邃的海水,山东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上世纪起,这里的盐碱地上,建起了纯碱厂,但是传统的生产工艺,不仅消耗能源,而且浪费资源。

  “海洋产业是个新兴产业,怎么能让海洋产业向循环高效发展,是我们蓝色经济区需要探索的课题。”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负责人说。

  在这一思路引领下,潍坊的纯碱生产厂,以及其母公司山东海化集团,以无偿出让股份的形式,引入中海油这一战略合作伙伴。

  中海油进入之后,将山东海化的氨碱法纯碱厂、氯化钙厂,以及周边的原盐、溴素和溴化物、小苏打等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实现了海水的精细化加工利用,建起了我国重要的生态海洋化工科研开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来到中海油山东海化集团纯碱厂,生产运行部值班长展示了普通的海水是如何通过“一水六用”变为有用的商品。“一水六用”就是海水放养贝类、鱼虾等海产品;初级卤水放养卤虫;中级卤水供纯碱厂工艺冷却;吸收了化工废热的中级卤水送溴素厂吹溴;经提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厂晒盐;晒盐苦卤生产硫酸钾等产品。经过多次提取,卤水中的有用物质基本上被“吃干榨尽”。

  在“一水六用”的基础上,山东海化集团的产业链又继续向深层延伸,通过左右关联和上下延伸,拉长、加宽、做强产业链条,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互联网”。

  原盐用来生产纯碱、烧碱;纯碱用于生产小苏打、泡花碱、白炭黑等;溴素用来生产阻燃剂、制冷剂、中间体、感光材料等。

  经中海油整合后的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了协作配合关系,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上一个企业的产品,成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每个企业都是整体协作链条的一个节点。海水循环利用的结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废物得到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

  例如,在以前,废液是海化集团纯碱厂的“废弃物”。海化集团每年要产生1600万立方米左右的废液,如果将这些废液直接排入大海,莱州湾会成为“白滩”。

  海化集团经过科技攻关,开发出“制碱蒸氨废液生产氯化钙”,综合利用工艺,将废液全部回收利用,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液不排海的先例。

  利用废液生产的氯化钙广泛用作高速路、飞机场的融雪剂,成为北京、青岛等城市的首选产品。

  为什么引入中海油这一合作伙伴,而不是与其他央企合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揭开了这一谜团:石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纯碱生产,实现了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产业链条的衔接。

  在产业链整合之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1700多万吨,产生绿色效益近6亿元。

  在此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把区域内的废水、废渣、废料、废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联兴炭素项目用海化集团石化公司的副产品石油焦作原料生产炭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蒸汽又供给周边企业,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万吨;炭黑项目产生的尾气送到热电厂发电;热电厂循环水余热供生活区取暖;热电公司生产用水首先送纯碱厂帮助工艺冷却,提温后再发电……循环经济的发展,使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

  现在,这一区域的生态海洋化工产业园,正积极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盐碱化工等传统产业,拉长、加宽、做强产业链条,近百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纵横交错的管道将300多家关联企业联结。

  目前,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已占到了区内企业总数的70%,年产值达到全区的80%以上。同时打造出以“鸢都牌”纯碱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知名品牌,有30多种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

  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得益于不断地创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滨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与商务局副局长王强介绍,目前,滨海开发区正依托海洋化工科研开发优势,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区内建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博士后工作站等3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山东省海洋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等5家省级科研机构,加强了与清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等数十家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同时积极打造人才高地,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等10多位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有21名专兼职博士、110名硕士在内的40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实力雄厚的科研开发团队,为开发区科研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滨海经济开发区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加快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培育了海化股份、中以溴化物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站在业内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开发区已经在海洋经济领域形成130多项研发成果,均相系列荷电膜研制、感光级溴化钾制备工艺研究等21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溴酸盐研制、溴化酸合成研究等49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

  其中自主研发的环保高新技术产品均相系列荷电膜,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日本和中国掌握该项技术。

  在企业生产上,滨海开发区与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欧洲等世界各地的众多知名企业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利用独具的产业优势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世界著名公司韩国东洋化学公司、加拿大安德鲁公司等纷纷落户滨海,世界知名企业以色列化工集团与山东海化集团合资建设的溴素深加工项目,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其生产工艺标准被直接用作国家标准。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了海洋化工产品不断向深度开发,带动了产业的优化升级。

张元亮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