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9 11:0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年纪大了,经常会忘事,但是我记得你们,你们是新华保险的年轻人。有你们这么好的公司、这么好的人一直陪伴着我,我真的觉得很满足了,谢谢你们!” 10月底的一天,珠海市著名文学创作家叶昌的遗孀、独居老人韩秀坤家中突然热闹起来,本来因独子、老伴相继离世而处于孤独与悲伤中的老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信佛的她一边吃着新华保险志愿者精心烹制的素斋,一边与志愿者拉着家常。
珠海市著名文学创作家叶昌的遗孀、独居老人韩秀坤家中,新华保险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会的志愿者与老人促膝谈心。
这已不是新华保险志愿者第一次来到韩秀坤老人家了。早在老人的儿子因疾病离世,新华保险接到理赔报案电话开始,志愿者们就与叶昌、韩秀坤二老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8年,叶、韩二老的儿子购买了新华保险产品。2012年3月,二老的儿子不幸患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让二老陷入悲痛之中难以自拔。本来就因病住院的叶昌老人病情也随之加重,韩秀坤老人又不慎摔倒骨折,接二连三的不幸让二老的生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得知此事当天,新华保险就开通了绿色通道,将理赔款送到了二老手上,并第一时间将他们列为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对象,在理赔服务之外送上更多人文关怀:新华保险志愿者看到两位老人手中还有其他公司保单不知如何处理时,主动帮助准备理赔资料、联系理赔事宜;由于二老年事已高,对独子生前的银行账户无从记起,新华保险志愿者积极与银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帮助二老解决了难题;新华保险理赔志愿者多次登门探望二老,平时更通过电话嘘寒问暖。由于病痛和丧子双重打击,不久之后叶昌先生也离开人世,留下韩秀坤老人孤苦伶仃无人陪伴。新华保险的志愿者们几乎每周都去探望老人,以期能给老人饱经伤痛的心带来一丝慰藉。
自从2011年5月新华保险成立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会以来,像叶、韩二老一样得到公益关怀爱心温暖的客户越来越多。据新华保险运营总监、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会总会长陈正阳介绍:“在人们的印象里,保险公司的保障和服务从理赔款交给客户之后,就画上句号了。实际上,这些发生过赔案的客户,或许正是格外需要关爱和帮助的群体。因此,我们在业内率先发起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针对理赔过的特定客户群,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对象进一步延续保险保障结束后的关爱,从点滴微公益做起,持续体现新华保险‘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彰显保险行业弘扬大爱、提倡互助的社会责任感。”
新华保险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会的服务对象为在新华保险购买保险并理赔给付结束的客户群体中,仍需社会扶助的符合特定条件者。特定条件主要界定为罹患重大疾病、慢性病、身体伤残,或受益人为未成年人等。服务会志愿者由新华保险的理赔查勘人员、自愿加入的新华保险在职业务员、其他岗位员工或社会人士组成。活动形式包括一对一的服务行动和团体主题活动。
新华保险理赔关怀公益志愿服务会建立了规范的培训和管理制度,制定《新华理赔关怀公益服务志愿者行动指南》,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特别是吸纳了热心志愿服务的业务员群体,强调服务的公益性质,有助于提升保险从业人员道德水准,积极传播回归保险保障本原的从业理念,消除销售误导。
据初步统计,服务会成立以来,在第一阶段试点期间共有1083名新华保险员工和业务员自愿加入,覆盖受益群体2544人次。后续新华保险将组织向全系统推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