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最新播报

油价上蹿下跳 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2008-08-06 08:10:00    作者:朱周良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析人士认为,商品价格跳水背后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因素令投资人不敢贸然看好后市。

    国际油价再现暴跌,抢尽了本来就悬念不大的美联储周二议息会议的“风头”。

    然而,油价大跌却并未如想像般令股市陡然振奋。4日的美欧股市和昨天的亚太股市均以下跌报收,资源类股更是惨遭屠戮。只是到了昨天欧美股市再次开盘,投资人好像才开始对油价下跌的利好作出“滞后”反应,欧股盘中上涨逾2%,道指开盘涨100点以上,此后涨幅不断扩大。

    由于业界关注的热带风暴“爱德华”可能避开美国墨西哥湾产油重地,油市做多人气骤降,纽约油价4日收盘大跌近4美元,最低跌至119.50美元,为三个月以来跌破120美元整数关。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2时21分,纽约9月合约报120.70美元,较前一天收盘跌71美分。5日电子盘中,油价一度跌至118美元。

    在油价下跌的同时,黄金、大豆和铜等其他各类商品也全面“溃堤”,追踪19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CRB商品指数4日出现3月份以来最大跌幅。

    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油价下跌并未促成4日当天美股出现大涨行情,反倒是在能源股全线暴跌拖累下,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均连续第三天下跌。个股中,埃克森美孚成为道指成分股中跌幅最大的个股,跌幅达到3.9%。因为能源和矿产两大主力板块下挫,欧洲三大股市4日同样普遍收低。

    昨天的亚太市场,资源股同样成为拖累各大股市下挫的主力。昨天尾盘,MSCI亚太指数下跌0.9%,而能源和矿业指数在十大分类指数中跌幅居首。个股中,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暴跌6.6%,江西铜业在港股大跌6.7%,而中国台湾最大钢铁企业的股价则以跌停报收。

    昨日,资源出口国澳大利亚股市跌幅尤其明显,收跌1.4%。中国台北股市重挫2.4%。中国香港股市大跌2.5%。日本股市跌0.1%。

    分析人士认为,商品价格跳水背后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因素令投资人不敢贸然看好后市。

    不过,昨天开盘后,欧美股市投资人似乎开始对油价持续下跌作出积极回应。受到法国兴业银行和法国航空等发布的最新业绩好于预期等因素刺激,欧洲三大股市中盘涨幅均超过2%。美股开盘后也全线上扬,至北京时间昨日23时,道指大涨194点,涨幅扩大至1.7%。

    多重利空重挫油价 大宗商品全线“溃堤”

    受全球经济降温引发的商品需求下降担忧主导,加上热带风暴“爱德华”可能避开美国主要产油区以及欧佩克产量增加等因素,国际油价4日再度暴跌,最低触及119.50美元,为三个月来首次跌破120美元整数关。与此同时,黄金、大豆和铜等其他各类商品也全面“溃堤”,追踪19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CRB指数4日出现3月份以来最大跌幅。

    4日纽约收盘,基准的9月份原油期货合约大跌3.69美元,收于121.41美元,创5月5日以来最低收盘价。盘中一度触及119.50美元,三个月来首次跌破120整数关口。昨天电子盘,油价进一步下行,盘中最低跌至118美元的三个月低点。

    市场人士认为,油价再度大跌主因在于,官方预报称“爱德华”不会威胁美国主要产油区,同时有报告显示欧佩克原油供应持续增加。

    最新气象预报显示,热带风暴“爱德华”将于5日登陆美国得克萨斯州海岸,但可能不会威胁沿途所经的墨西哥湾原油和天然气生产设施。同时,周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月份,欧佩克石油供应连续第三个月增加,主要因为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成员的出口增加。

    交易员表示,现在看来,“爱德华”导致墨西哥湾石油生产中断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投资人关注焦点重新回到疲软的需求基本面上来。这是油价大跌的主因。

    截至昨日北京时间19时57分,9月份合约报119.27美元,盘中一度触及118美元,为5月5日以来最低点。

    当然,油价近期持续下跌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全球经济降温。由此引发的原材料需求下降担忧,促使大量投机资金迅速从原油、大豆到铜等各类大宗商品期货撤离。

    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实际个人消费开支实际比前一个月下降0.2%,这使得投资人对这个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的需求前景愈加担忧。事实上,美国的汽油消耗量已连续两个多月下降。除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也都走到衰退边缘,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虽情形稍好,但也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

    在商品需求可能全面降温的预期影响下,前期在期货市场异常活跃的投机资金大举撤离。4日当天,追踪19种主要商品期货价格的路透/杰弗里斯CRB商品指数跌至今年5月2日以来最低水平,单日跌幅达3.4%,为3月19日以来最大跌幅。其中,可可期货价格当天大跌9.5%,跌幅相对较小的铜期价也跌了4.3%。整个7月份,CRB商品指数累计下跌10%,为1980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当时正处美国经济衰退之际。

    对于商品后市,分析师认为,鉴于支撑油价走高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比如地缘政治和美国的飓风季节,不能排除在再次出现突发性变化的情况下,投机资金再度大举入场建仓。

    来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机构投资人降低了对原油期货继续下跌的预期。截至7月29日,针对原油期货的净空头头寸降至660手,较前一周猛降82%。

吴毅斐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