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2 17:24:00 作者:白洁纯、刘诗平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白洁纯、刘诗平)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银监会将对重点风险实施重点监管,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今年全年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应保持在11%以上,中小银行应保持在10%以上。
刘明康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指出,下一阶段,将强化重点风险管控,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一是对重点风险实施重点监管。督促银行业科学分解和层层落实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风险、政府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案件风险、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的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六大风险的防范化解责任,并狠抓基层落实到位。
二是明确要求银行业坚决守住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杠杆率、大额风险集中度比例控制的四条底线,并实施动态调整,以增强风险抵御和控制能力。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市场变化对授信企业和项目还款能力的影响,加强敏感性分析,并在增补保全措施谈判效果不理想时,立即对资产风险分类、损失准备计提做出及时调整,必要时还必须针对高风险行业计提特种准备。
三是严格控制大额授信集中度风险,严守单户授信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10%和集团授信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15%两条底线。
在被问及“中国是否会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时,刘明康表示,这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情况。目前,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和不良资产清理远未结束,全球经济的复苏必将是一个缓慢、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在这种大背景下,尽管全球流动性相当充裕,但产生全球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很大。
二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会加大大宗商品的需求,但从绝对量看,发达经济体仍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耗国。在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全球大宗商品并无持续上涨的压力。美元长期走贬预期和各种投机操作,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但很难设想这种上涨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的出现,也会降低对矿物燃料等大宗商品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
三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在复苏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近期还不会实质性退出。但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渐好转以及公共债务压力的加大,刺激政策迟早要退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流动性因素将明显减弱。因此,刘明康认为近期中国发生输入型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