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1 09:08:00 作者: 来源: 南方日报
从小组讨论到提案建议,政协委员们都在热议工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明 摄
广东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昨开幕,工资收入和贫富差距的话题受到各党派各界别委员高度关注
■两会速递
去年以来,一系列网络热词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油它去”出现,核心便是“涨价”两字。那么,工资是不是也该“水涨船高”?在昨日的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暨南大学副校长陆大祥建议增加职工工资,减轻物价上涨给老百姓带来的生活压力,这样才有幸福感可言。
如何保证钱袋子不缩水?如何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今年省两会上,工资收入和贫富差距的话题也受到各党派各界别委员的高度关注。从小组讨论到提案建议,他们都在谈论工资问题:“GDP年年增长,物价月月在涨,为什么偏偏工资不涨?”这道出了老百姓心里的声音。
现象
收入差距扩大 削弱社会凝聚力
昨日一大早,对收入问题有话要讲的陈纲军委员被记者围了起来。他说:“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快,低收入群众肉要少吃,菜不能吃新鲜的,工资怎么能不涨?”
民建广东省委会的一份提案显示,广东省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多年来停留在10%以下,工资增长幅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年职工月均工资比,更是从2003年的47.8%下降到2009年的21.95%。
“这充分暴露出我们的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突出问题。如果劳动报酬过低,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将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陈纲军说。
这几年,居民收入在GDP中占比低、城乡居民各类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普通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等问题愈加凸显。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对比,2001年一2007年,广东居民的收入水平连续7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居倒数第三位。经济较快增长,消费率却依然偏低,2008年广东消费率为49.4%,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
省台盟在关于提高收入的提案中,认为改革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三大阻力:一是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对低工资的“路径依赖”,如果中低收入阶层的工资提高,必然大大提高出口部门的成本,降低出口增长,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担心工资增长抬高通胀率;三是利益格局已经形成,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团不可能自动放弃在财富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省九三学社递交有关的集体提案指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民众心理失衡,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会降低人们之间的基本认同感,削弱社会凝聚力。
另外,省民盟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广东连续几年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但实际上,“最低工资标准”客观上成为了“企业工资标准”。按此标准,工人收入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当家庭成员遇到读书、患病或天灾人祸等重大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家庭生活困难现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