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3 15:43:0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由于偏好于开发优质地段的高端项目,注定了世茂集团项目前期投入大,进而资金压力很大。而自入主以来,世贸股份未从股市融资。类似的,世茂国际规模较小,集资能力也相对受限。许荣茂原本冀望用来改善世贸集团资金窘境的希望落空,只得另寻它法。
许荣茂将出路寄托在世茂房地产身上。2006年7月5日,世茂房地产IPO逆流而上,不惜以招股价下限发行缓解其资金链危急。而为了将世茂房地产包装上市,许荣茂重新划分业务给世茂房地产上市铺路。不仅将绝大多数的优质地产资源划给世茂房地产,而且为了消除港交所对其与另两家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狐疑,将世茂国际和世贸股份分别定位于发展海外项目、内地规模小于20万平米的住宅项目和规模小于1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
不过,在厚此薄彼的许荣茂将天平向世茂房地产倾斜的同时,定位尴尬的世贸股份以及失去内地地产项目支撑的世茂国际,也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据了解,目前世贸股份的五大项目中,上海世茂湖滨花园已开发完毕,福州世茂外滩花园也只剩余尾盘没有销售结转。上海大都会项目仍处在和政府谈判阶段,规划尚未通过,土地也没有全部取得,目前手里的项目实际上仅有南京和昆山两个,权益建筑面积不到80万平方米。
“由于在世茂集团内部被边缘化的战略定位,世茂股份在新开发项目的获得和储备上进展乏力。股价估值不高,基本也被资本市场边缘化。”联合证券分析师鱼晋华指出。
与世贸股份类似,定位于国际地产业务的世茂国际经营并不理想。根据年报,2006年世茂国际亏损1.94亿元,资产净值为6.29亿元。确切地说,世茂国际的失宠并非只是世茂房地产的挤兑造成。据了解,世茂国际开发的黑龙江省的商展中心及酒店虽然已在去年8月完工,但是由于俄罗斯开始执行最新的禁商令,相关的租赁业务大受影响,而在圣彼得堡的明珠项目也因此搁置。
在世茂房地产成功上市之余,许荣茂也给业界展现了整合旗下地产业务的清晰路线图:地产旗舰世茂房地产不断跑马圈地壮大,并把集团的房地产资源向世茂房地产汇集。而旗下三大地产上市公司的最终整合手术,成为惟一的悬念。
A+H谜底揭晓
对于已处于“鸡肋”状态的世茂国际,许荣茂选择将其私有化,并将持有的资产转化为其私人投资。而对于融资能力不足的世贸股份,许荣茂选择世茂房地产注资的方式,让逼入死角的世茂股份脱胎换骨,并打造成时下流行的A+H模式。
“同时运作三家上市公司的做法,造成了资金、人力资源的分散,相比之下,A+H模式更有运作空间和融资效率。”一家房企高管分析。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