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技术:目标价61.12元,维持增持评级
2011-09-14 09:43:00
作者:
东海证券
来源:
大众网
关键词:
[提要]
事件概述:
近期,我们对龙源技术(300105)进行了实地调研,就市场关心的募投项目进展情况,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脱销业务发展近况等问题与公司高管进行了交流.
事件评述:
等离子点火和低油点火业务保持平稳.目前公司等离子项目中标率在50%~60%,等离子项目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 一般新建机组都会采用等离子技术.而老机组改造则多采用低油点火技术.由于受到火电整体基建规模的影响,公司等离子点火设备和低油点火设备销售保持平稳, 未来营收及利润的增长将主要来源与提高单件合同规模.
炉内低氮燃烧项目增长较快. 公司等离子体低氮燃烧技术在目前国内炉内脱销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脱销后可达到150~300mg/Nm3适应煤种多变性.烟煤,褐煤排放量可以达到200以下,达到了《火电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对改造机组的排放要求.公司凭借多年的低氮技术的积累, 目前已拥有自主技术产权,今年来公司承接的炉内低氮燃烧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一.
政策与标准的出台将对公司脱销影响较大.目前国家火电脱销相关政策尚未"落地",目前对于新建机组项目,环保部基本上都采用技术较为成熟的SCR技术.因此,在新建机组项目上公司由于缺少足够的运行小时数等原因,尚不具备进入条件.但在老机组改造项目上,公司还是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若火电脱销最终采取总量控制政策, 参照美国模式,以每个发电集团为单位,而不是以每台机组为单位(一台SCR机组拖带多台炉内脱硝技术即可满足排污标准),将大大超出目前市场对于炉前脱销市场容量的预期.
余热项目保持稳步增长.作为公司未来主要业务之一的余热利用项目,今年来已承接了几个亿的项目储备.公司余热项目建设成本回收期为3个服务年, 一年服务期为3个月.一年可节约7万吨标准煤, 经济效益相当明显.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由于现金占用较大,公司目前相对承接较少.
三项主营业务市场空间广阔.今年上半年5大发电集团亏损150亿的背景下,降能耗,降排放,降成本将是火电企业首要的考虑.纵观公司目前经营的三项主营业务,均为火电厂提供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及节能环保服务(等离子体低氮燃烧成本仅为SCR技术的1/20),领先的技术加上成熟盈利模式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提供了基础.
打造前端点火, 等离子体低氮燃烧及后端余热利用一体化.公司未来目标是,将公司打造成火电前端点火,等离子体低氮燃烧及后端余热利用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公司拥有等离子点火, 低油点火和等离子体低氮燃烧技术上的优势加上国电集团的支持, 尤其是年内火电脱销政策出台后,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未来增长可能超市场预期.
投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预计2011-2013年,公司每股收益为1.20,1.91,2.63元(CAGR48%), 由于公司在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技术方面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加上年产35套等离子体低NO燃烧系统产能的释放,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提供强大动力,我们预计2012年将是公司业绩的爆发点.因此我们按2012年35倍PE给予公司61.12元的目标价,当前价52.00元.维持"增持"评级.
郭凯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