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1 10:49: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金银条、保险、基金、信托产品……当这些理财产品打上“团购”的标签时,让一群热衷投资理财的城市白领趋之若鹜。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财方式,通过团购,一些理财产品门槛、费率降低了,投资人享受了实惠。不过,面对一些第三方机构发起的理财团购,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引来了质疑。
本报记者 桑海波
金条、保险、基金皆可团
从网上挑选化妆品、美食、数码产品,济南市民初小姐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团购迷,一轮轮扫荡后,不甘满足的她发现了新目标:理财团购。
“金条打7.57折,另外还送200元现金券,感觉很划算。”初小姐说。在初小姐经常登录的秀团网,记者看到金条团购十分热闹,共有40个正在进行以及往期的团购商品。
其中,一款重量为10g的千足金金条,市场价4610元,团购价仅3490元,相当于每克仅售349元,已经有16人参加团购;另外一款重量为30g的千足金金条,市场价13830元,团购价仅10470元,早已被抢购一空。
此外,理财规划、银行理财产品、保险、基金、信托计划等,这些与理财相关的产品都被拿来团购。
国内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网站,就专门开辟了“理财团”频道。记者看到,一款保额200万、期限20年的寿险产品,每年保费仅需3000元,网站宣称“低于市场价40%”。
“原价198元的理财规划套餐,现在团购优惠只要58元!还等什么?”网站的广告语充满诱惑性,网页注解已有135人参与团购。
“其实,早在理财产品团购风刮起之前,基金团购几年前便曾大行其道。”一位基金公司山东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基金的赚钱效应让许多投资者热捧,较高的申购费用也一度催生了团购基金的风潮。
一家名为“基金买卖网”的网站,就长期组织开展基金团购,网站称“会员申购基金可以享受费率折扣,普通会员打6折,VIP会员打3折”。
是否实惠还需火眼金睛
“物价一直居高不下,腰包里的钱却不见涨,为了对抗通胀,不得不考虑投资理财。”初小姐对记者说。面对都市白领的理财需求,打着低价、划算招牌的“理财团购”出现后自然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不过,理财团购到底真实惠还是玩噱头,消费者须在“淘”的时候擦亮眼睛仔细比较。
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人士称,与普通商品团购一样,基金和保险等产品团购,也是通过扩大客户规模,降低产品的认购费率或价格。“集团客户的保险费率肯定要比个人客户的低,团购在保险行业也是一种惯例,只不过,现在是通过网络把客户集中在一起。”济南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士称。
团购还降低了一些理财产品的准入门槛。“对于信托产品而言,动辄百万元的起购点,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通过团购降低了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此前,极元财富网曾经推出“中铁信托极元汇利1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团购活动,宣称合格投资者只需30万元即可购买,其采用的方式便是凑钱投资。
理财团购带来的一定是实惠吗?也不尽然。在一家团购网站,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出品的华银吉祥元宝,规格为200克,网站称原价为3300元,团购价只要2680元。参加团购貌似更便宜,可是记者致电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时,工作人员却称,同样规格的华银吉祥元宝只需2650元,竟然比团购价还便宜30元。
理财团购种种“伤不起”
“团购基金费率打折是真是假?”近日,基民赵先生上网时,被一家理财网站的基金团购信息吸引,不过,由于不熟悉这家网站,又涉及资金安全,他不敢贸然尝试。
理财团购是否可信,业内人士称要区别对待。对于一些银行、基金公司和正规金融网站发起的团购活动,多是以团购作为营销的噱头。
比如,光大银行今年推出的阳光理财A计划2011年第二期产品,就增加了“理财一起团”一年期美元产品的团购计划。老客户只要带领一位新客户一起“团购”理财产品,即可以普通客户的购买金额,享受高端客户的产品收益。
“类似理财团购,只是银行、基金公司的一种销售手段,购买时与一般的理财产品没有多少区别,风险性不是很大。”业内人士称。
还有一种情况,由第三方机构发起的理财团购,投资人可就得当心了。业内人士介绍,比如,一些没有代销资格的第三方机构搞的基金团购,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就令人生疑。有的基金团购,甚至让客户在网站上直接支付资金。专家提醒,目前可以第三方支付的基金直销网站很少,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必须仔细甄别。
在一些论坛上,还有网友发起的理财产品的团购活动,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个人投资者采取的“凑钱”的方式,虽是每人出一份钱,但是出资人登记只能是某一个人,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发生法律纠纷,其他出资人的利益便很难保障。
对于金银投资品的团购,专家也建议持谨慎态度。业内人士称,黄金白银本身属于贵金属,运输存在风险,且贵金属产品的成色、包装、规格等需要现场鉴定,而普通百姓很难辨别黄金的纯度和真伪。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贵金属产品时,选择信誉较高、货真价实的黄金销售渠道至关重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