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4 09:20: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东营港3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龙头,是东营市实施国家规划的核心突破区和重点打造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主要发展生态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战略新兴四大产业。
据了解,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三六四三”的推进思路,努力把东营港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港”,把产业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基地”,把新港城打造成为“生态滨海城”。科学规划港口服务区、仓储物流区、生态工业区、海洋装备制造区、战略新兴产业区、滨海新城区六大功能板块。
到2012年底,东营港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到2015年,东营港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20年,东营港吞吐能力达到亿吨,初步建成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港,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建成环渤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初步建成临海宜业、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滨海公安局 孙舒 年轻就是希望所在
2009年之前,东营这个城市对于孙舒来说只是地图上黄河与大海交汇处的一个圈。那时她怀揣着梦想初踏上东营这片土地时,同事告诉她:“这里是黄河奔腾万里流入大海的地方,由于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要在这里淤积几万亩的土地,所以这里又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国土。”
“最年轻的国土,多么动听啊!年轻就是希望所在,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片生意盎然的土地,也更加憧憬着东营的海。”孙舒说,东营的海不同于南方大海的清澈明亮、绮丽多姿,而是带着北方特有的调调,粗犷不羁,低沉的天空与宽广的海面吻出了海平线的弧度。“每次去东营港都给人不同的感觉,刚开始更多的还是感觉有些荒凉,但是今年去的时候就感受到产业化的发展。”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山永兰 提起东营港,我们都自豪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他的《读城记》一书中写道,北方的城市是男性化的城市,但是都太老了,希望有一座年轻的城市,山永兰觉得这座城市应该就是东营。
山永兰告诉记者,她工作的地方离东营港不是很远,在她的印象里那曾是一片荒地,2006年后,东营港上渐渐繁忙起来,从原本无人问津到提起东营港开发区后大家纷纷称赞区域发展得很快,可见东营港的发展已经家喻户晓。
“最早的时候在港口买东西吃饭都觉得不方便,但是现在再去看看感触就不一样,人气很旺。”山永兰说,东营港的开发建设也擦亮了东营这座城市的名片,每当外出游玩时也会选择去港口转转,“这是东营的海是东营的港,我们每次谈起在身边有个东营港就很自豪。”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