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放卫星” 收益“吃鸭蛋”
两年的长期投资,宣传中的“稳妥优质投资”却最终录得零收益,这恐怕不是投资者愿意接受的结果。最近德意志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就给投资者带来了这样的窝心事。
两年投资等来零收益
“上周有101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有3款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其中有两款是由德意志银行发行。”研究机构普益财富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介绍,德意志银行该产品名为挂钩“德银DWS环球气候变化基金”,是结构性投资产品。根据普益财富搜集的数据,该产品预期收益最低为0%,最高上不封顶,但实际到期后,却录得零收益。
2007年10月,德意志银行在京沪两地的支行网点同时推出挂钩“德银DWS 环球气候变化基金”的结构性投资产品。宣传资料称,该产品为24个月保本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使用美元或欧元购买,产品的最低起存金额为10000美元/欧元,以5000美元/欧元为单位递增。
当时,德意志银行对该款产品进行了大力宣传。其高层管理人员在多处媒体报道中称,该结构性投资产品将与有远大发展趋势的气候改善相关产业的基金挂钩,普通投资者可通过购买该产品间接参与全球最新的投资热点,并能获得100%的到期本金保障,“可谓一次稳妥的优质投资”。
然而两年之后,投资者却不得不面对零收益的结果。
产品设计合理性存疑
普益财富研究员分析,德意志银行的上述结构性理财产品自2007年11月开始计算收益,而产品两年存续期内恰好经历金融危机,因此产品预计前期观察日收益不佳,尽管今年市场反弹,但最终该产品仍然难逃零收益结局。
看起来,该产品收益不佳确实是金融危机的过错,但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恐怕也存在疑问。据记者查阅相关产品资料,该产品赎回规定/备注为:银行和投资者不可提前终止该产品。
问题在于,2007年11月时次贷危机已经在海外市场掀起惊涛骇浪,并显露出逐渐向金融危机演化的严峻趋势。不得提前终止条款下,投资者资金如何从恶化的市场中主动撤回?作为一款保本产品,投资者固然不存在本金担忧,但假如明知市场恶化,还不能终止,投资者的时间成本显然会因此大大增加。
上周到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
发行银行 产品名称 币种 期限 实际年化
收益率(%)
渣打银行QDSN09011I号(美国石油指数基金)理财产品 美元 280天 29.90
荷兰银行“超越表现”系列结构性存款第一期澳元款 澳元 6个月 23.00
荷兰银行 “超越表现”系列结构性存款第一期美元款 美元 6个月 23.00
杭州银行 “幸福理财”0822期(信托贷款型)个人理财计划 人民币 1年 7.00
深圳发展银行 聚财宝尊贵计划08年6号信托贷款人民币理财产品 人民币 1年 7.00
中国光大银行阳光理财“T计划”2008年财富客户第42期产品6 人民币 1年 6.00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2009年第1期特别理财计划 人民币 288天 5.60
中国建设银行利得盈信托贷款型(定)08年第183期理财产品 人民币 1年 5.43
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第14期“工银财富”专属信托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一年期CFXT0811 人民币 1年 5.20
西安市商业银行 福瑞理财08混合型第一期A款优先级 人民币 366天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