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4 08:51:00 作者: 赵志国 来源: 大众网综合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赵志国)“如果不是三年期满,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我的3万元居然变成了保险。”近日,家住省会棉四生活区的退休职工田大妈看到本报“理财一点通”栏目开通的消息后,专程来到报社,向记者讲述了她遭遇到的这件烦心事。
据田大妈介绍,2008年3月初,她到离家不远的一家银行想存一笔3万元的3年期存款,结果进门之后有人给了她一份宣传单,上面“5.85%”的最新结算利率非常醒目(据记者了解,当时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为5.4%,三年期国债利率为5.53%),这不禁让她怦然心动,于是就在储蓄柜台前办理了手续。“当时也没人告诉我这是保险,而且宣传单上连一个保险的字样也没有,我还以为这是银行卖的呢,所以我就放心地存进去了。”
两天后,田大妈收到了一份名为“生命金满贯两全保险(B款)(万能型)的保险单,由于田大妈和老伴文化水平不高,对这份保单也没有仔细看几眼就收了起来。到今年2月底,田大妈惦记着这笔“存款”快到期了,就到银行去问,结果一查才知道,钱根本没有在银行,而是变成了一份人寿保险,需要到保险公司去支取。
田大妈在向保险公司咨询后得知,这3万元钱可以在3年期满后领取,但现在的结算利息却不是当初她看到的5.85%了,而是变成了4.15%,这样算下来,她只能领取到3000多元的利息,反而比银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还要少700元左右,对此,她深感不解。
记者就此事致电生命人寿石家庄分公司,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会了解一下随后与记者联系,但至发稿时止一直没有人与记者联系。记者在咨询一些保险业内人士后了解到,田大妈买到的其实是一份银保产品,即是在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而在宣传单上标示的“最新结算利率”其实是对过往利率的一种表述,而不代表未来的收益水平,实际上这种宣传方式只要是具备一些金融常识的人都不难看出来,但对于田大妈这样文化水平不高又一辈子精打细算的老年人却很容易被误导。“事实上,田大妈当时还错过了一个10天的犹豫期,就是在她接到保单的10天内她还可以无条件退保,但是可惜的是没有人告诉她可以这么作。”
田大妈也告诉记者,从她接到保单以后的这三年间,从来没有保险公司的人给她打过电话,“幸亏我这三年里没有发生急用钱的事情,否则我损失的可就不是利息了,恐怕连本金也得搭进去了。”目前,田大妈一家与保险公司之间尚未就给付利息达成一致,本报也将密切跟踪这一事件。(河北新闻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