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9 15:05:00 作者: 陆宏 来源: 新民晚报
养老金到底要准备多少才够?这一直是让大家纠结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数字标准。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造成的。有人认为有几十万就够养老了,有人认为起码要有1000万。如此巨大的差别预期,让大家无所适从。
资产升值机会多样
笔者认为,对于养老金的数字标准,大家可能混淆了养老金静态货币和动态货币的区别。现在的100元购买力与二三十年后的实际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静态货币没有考虑通胀、复利等因素,因此是不科学的,只是一种“真空环境”下的参考模型而已。
如果大家做好适当的养老投资理财规划,根本不必为此过分着急。试想我们的父母辈,现在的货币相比几十年前他们年轻时贬值了多少?也没见很多人因此无法养老的。因为在这漫长的几十年中,会有许多机会改善大家的养老环境。我们的父辈就是从通胀下的普加工资、单位福利房、自住房升值、收藏等各种理财事件中得到了养老计划的改善。未来会有些什么机会,或许我们现在根本无法猜到,但总会有一些机会被大家抓到。
坚持简单收获美好
社保是基础。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最好的长期养老投资规划,首先是社保。社保中有一定比例是按照退休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给付的。这样算下来,就大大超越了一般的按利率计算的商业保险给付水平。因此,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自谋职业者都自己交社保,这是很明智的。相比较而言,商业寿险在通胀下只能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
越早规划养老越轻松。从复利的原理来看,越早开始养老理财规划,投入的资金压力就越小。如果能在40岁前就进行养老规划,就越能应对退休前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波动。这块养老储备投资在一些保守型的债券类品种或其他稳健的理财产品上比较合适,不求太高收益,只求每年稳健的复利增长。养老投资的关键是每年有个合适的收益率,在时间的发酵下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而追求市场热点频频出击,收益大幅波动的方式,并不符合养老规划原理。有时一种看似笨拙的简单坚持,却能带来最终美好的结果。
适当增加资产性收入比例。退休金的“数字标准”其实只是一个唬人的幌子。我们知道,在一段较长时间中,一方面货币在通货膨胀中贬值,但另一方面货币又有收益和复利效应。两账相抵,最终的实际价值未定。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体力智力慢慢地比不上年轻人,这时如果能适当地增加一些资产性收入,如商铺租金、债券利息、股权收益等,可以大大增加经济宽裕度。一般来说,在大部分时期资产价格和资产性收入都是随着通胀增长的。
总之,多储蓄、早规划,适当增加财产性收入,定会让你的养老越来越轻松。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