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search
工行枣庄分行四措并举抓好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来源:大众网  作者:马洪海 孔令霞  时间:2008-09-04 12:46:00   【浏览字号:

    近年来,工行枣庄分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推动经营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行中心工作,坚持两个文明并举,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工作扎实,改革与发展成效显著,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先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金融系统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今年又被省银监局授予了“良好银行”称号,填补了枣庄金融系统“良好银行”的空白。其主要措施是:
    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积极构建职业道德建设保障机制。该行始终坚持把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全行工作的一个总“抓手”,明确了“强素质、防风险、谋经营、求发展、树形象”的总体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培育“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引导全行干部员工与工行经营发展共成长。为确保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该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行长任组长的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学习培训制度和员工教育专项奖励办法,将员工教育和学习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并纳入了支行与部室的季度经营管理目标予以考核,自始至终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因地制宜,横纵结合,大力营造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浓厚氛围。在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该行始终坚持教育先行原则,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和信息化平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员工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在学习态度上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逐步养成了以学习推动工作和以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习惯,营造了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开展“四本书”读书活动,启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与工作主动性。二是坚持“三个第一”的工作做法,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即:把员工的学习情绪看作是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员工的知识学习看作是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明确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是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全行上下员工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已成为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注重针对性、强调及时性、保持持久性,确保员工学习理念与时俱进。四是坚持“三会”学习制度,促使一线员工学习步入常规化轨道。五是坚持“三字”方针,不断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即:在内容上求“新”,在效果上求“实”,在形式上求“活”,坚持“拾遗补缺、急用先学、分层推动、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培训理念,根据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和员工成长的需要,全面界定各层次员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范围,在培训对象上有所区分,在培训内容、方式、目标等方面突出实用性,不断提升学习效果,为业务拓展和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开阔思路,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内涵。该行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一是制定并实施了机关员工“周末课堂”和“周二学习”制度;二是在全行开展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了月度考试制度,“以考促学”;四是组织开展业务技能比武活动,激发了全行员工“学业务、练本领、比技能,强素质”的热情。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凸现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成果。几年来,通过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该行逐步培育并形成了具有本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使职工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公关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焕发出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优势互补、团结奋进的勃勃生机,为全行改革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三年来,全行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99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创新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率先开办了担保商会会员担保贷款,走在了全省前列,还被当地政府推荐到全国工商联合会进行了经验交流;实行了网点功能分区、业务分类、客户分层的“三分服务”,优化了服务流程和服务渠道,推广了电子银行业务,有效解决了客户排队现象,为客户提供了满意的金融服务。连续多年实现了经营安全无事故,得到了金融监管机构和上级行的首肯,树立了工商银行良好社会形象,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该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推动了全行经营发展。存贷款连年保持高幅增长,经营效益大幅攀升,考核位次不断前移,全国二级分行经营绩效排名较2005年前进了175个位次。

编辑:吴毅斐
>>浏览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财经知识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论坛精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