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基金
本站搜索:

探秘基金发行中的帮忙资金

2012-06-01 10:57:00     作者: 陶炜    来源: 大众证券报  

关键词: 基金资产净值 基金行业 基金发行
[提要] 刚刚推出的跨市场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上市3天之后就遭遇了近60亿元的巨额净赎回。上交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5月30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份额已下降到了102.43亿份,比成立时的122.29亿份减少了19.86亿份,对应金额约为51.5亿元。

  刚刚推出的跨市场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上市3天之后就遭遇了近60亿元的巨额净赎回。这一现象,使得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帮忙资金”。

  ■沪深300ETF三天遭59亿赎回

  备受瞩目的跨市场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上市3天,就遭遇了59亿元的巨额净赎回。

  上交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5月30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份额已下降到了102.43亿份,比成立时的122.29亿份减少了19.86亿份,对应金额约为51.5亿元。

  与此同时,深交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5月30日,嘉实沪深300ETF的份额为185.75亿份,比上市时份额193.33亿份减少了7.58亿份,对应金额约7.5亿元,两只跨市场沪深300ETF上市仅3天就合计净赎回了59亿元。

  上交所相关信息还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净赎回主要发生在5月28日的上市首日,从122.29亿份下降到了107.23亿份,单日净赎回15.06亿份。从净赎回比例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明显超过了嘉实沪深300ETF,前者上市3天净赎回16.24%,后者上市3天净赎回了3.92%。

  据悉,两只跨市场沪深300ETF的申赎都至少需要几百万资金,主要参与沪深300ETF申赎的是机构投资者和少部分券商大户,此次沪深300ETF大举净赎回被认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所为。

  此前不少券商和基金业人士称,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中有大量帮忙资金存在。上市首日该基金成交额为32.86亿元,二级市场价格相对净值全天平均折价0.3%,而随后两日成交量逐日缩小。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存在折价,帮忙资金多会选择在一级市场赎回,因此其一级市场赎回规模有可能大于二级市场成交额,但也会有人通过二级市场卖出撤退,“水分”的逐日减少也是其成交额也逐日缩水的原因之一。

  ■随处可见的“帮忙资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巨额赎回事件,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帮忙资金”的存在。实际上,“帮忙资金”的身影,在基金行业里面屡见不鲜,例如今年业绩靠后的银河蓝筹精选,2010年7月成立之初份额为6.6亿份,到三季度末时份额仅为3.9亿份,这里面就是“帮忙资金”在起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帮忙资金”呢?

  “所谓帮忙资金,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出现的一种流动性特别高、逐利性特别强的游资。其既然名为帮忙资金,当然就不是真心实意来参与投资的资金。帮忙资金主要是在以三种形式存在:发行时的帮忙资金;小微基金在特定时期需要的帮忙资金;季末、年末特定时点上的帮忙资金。这三种形式的帮忙资金各有各的特点。”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这样说。他对三种形式的帮忙资金分别进行了阐述。

  “发行时的帮忙资金有这样的特点:(1)在新基金发行的末期、尤其是发行状况不好的新基金中出现;(2)目的首先在于帮助相关基金能够成立;(3)其次在于使得相关基金的成立规模能够增大一些,让基金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人员、相关管理人员有一个好的业绩回报,包括完成董事会规定的任务目标;(4)封闭期一结束就赎回;(5)基金公司要为帮忙资金支付一定的费用。”王群航说。

  而第二种帮忙资金,则是小微基金在特定时期需要的资金。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两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根据上述规定,基金公司要应付“二百”人这个条件比较容易,但要应付“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及“五千万元”这两个条件就有点难度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帮忙资金的介入。市场是在这个方面出现的帮忙资金主要有这样的特点:(1)金额不一定会很大,只要能够帮助基金公司度过“连续二十个工作日”这个难关即可;(2)通常会很快就赎回;(3)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4)如果有必要,会经常出现。

  第三种帮忙资金是帮助应付考核的。“董事会对于基金公司总经理的考核、总经理对于分管市场的副总及部门经理的考核等等,通常都会以季度末、年末这些特定时点上的存量规模为依据,为了应付考核,为了提高排名,尤其是在年末,基金公司方面通常会抢夺一些帮忙资金充规模。这些资金也会具有上述两类资金的一些特点,并且,如果是公司的整体性行为,帮忙资金会主要集中的低风险产品上,如货币市场基金。”王群航说。

  ■帮忙资金的利益链

  帮忙资金,当然不是白给人帮忙。

  据深圳一位基金业人士透露,新基金发行时拉帮忙资金,给予好处费已经是业内的惯例。现在就有部分银行、券商等客户经理组团搭建专业的帮忙资金,去支援新基金发行赚取好处费。据他了解,目前这类帮忙资金的规模从上千万到一两亿元不等,主要来自于客户经理自有资金、高端客户等。而且,越是规模大的帮忙资金越是在基金公司前有话语权,甚至可以要求新基金提前打开建仓封闭期和资金赎回前不建仓。而且,一般帮忙资金会要求新基金打开封闭后净值依然在1元面值之上。这些资金一旦打开赎回就立马走人,转战到下一只新基金。

  这类资金如果运作得当,收益非常可观。“目前新基金发行困难的境况下,一般基金公司会对持有一至两个月的资金,给予1%至3%的好处费”。据上述人士了解,其实每家基金公司给予的激励不同,而一般帮忙资金只会选择激励最高的新基金,这也让基金公司给予帮忙资金的好处费“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他表示,若以3%来算,1次封闭1个半月,运作得当的话,一年可以参与至少八九次新基金发行,这些资金年化收益在20%左右。

  另一位基金业内人士也表示,帮忙资金是基金业普遍现象,一般都是通过基金直销平台运作,至少会返还这些资金销售服务费,一些基金公司可能还有以其他名义支付额外激励。

  此外,券商自营和资管资金、保险资金等一直是新基金发行主要的“帮忙”资金。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成为新基金帮忙资金的一个渠道。通常基金公司给予券商30至50倍的基金分仓的好处,目前能达到60倍、70倍。

  此前,曾有报道称帮忙资金最高能拿到5%的好处费,若果真如此,则利益更高。

  ■帮忙资金成市场“寄生虫”

  帮忙资金获得的好处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二级市场中挣来,而是从基金的投资体系外获得。这就使得帮忙资金的盈利方式,成为一种寄生的方式。

  “这些资金由于不愿意承担风险,迫使新基金在封闭期内通常不运作。此时如果基础市场行情涨了,投资者可能会错过投资机会;如果基础市场行情跌了,则恰好回避了风险。由此来看,帮忙资金的存在是利弊各半的。但是,对于那些真心认购相关新基金的资金而言,大家认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基金公司的专业化资产管理服务,而这个服务在新基金的成立初期由于有帮忙资金的存在而暂时停滞,那么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他们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在目前市场无法禁止帮忙资金的情况下,我们的投基建议是:投资基金时,不必拘泥于一定要认购新基金。”王群航这样说。

  此外,帮忙资金还会加大基金的交易成本,搅乱基金投资,最终吃亏的是基民。“冲规模”越厉害的基金,其成本也越大。据调查,有些基金公司用交易量来换销售量,按照当前的行情,如果券商为基金卖出一个亿的份额,基金就要为券商在席位上做出30倍,甚至60倍的交易量,也就是要达到30亿甚至60亿的交易量。显然,换手率高的基金如果不能给基金的长期收益率带来帮助的话,交易成本就会成为其中长期业绩的巨大负担。

  “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最后获益的,并非基金业,而是银行和各种蜂拥而来的套利资金。所以,大家都在反思,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有一位基金业的高管,做出了这样的反思。

李平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