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7 11:19:00 作者: 吴黎华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亏损6.12% 上半年净流入16亿美元
受到银行股今年以来表现不理想的影响,QFII今年以来平均业绩已亏损了6.12%,然而,这似乎并未影响到QFII继续看多A股的局面,在QFII资格获批加速的同时,QFII上半年净流入高达16亿美元,QFII似乎正在大力抄底A股。
汤森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发布月度报告称,已公布准确数据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A股基金,8月整体平均业绩亏损5.65%,今年以来平均业绩亏损6.12%,表现逊于国内股票型基金。根据理柏最新的资产数据分析,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持续扩容,所有QDII基金上月平均业绩小幅扬升1.29%,今年以来QDII基金平均业绩小幅扬升2.88%,优于国内股票基金。
从上市公司2012半年报来看,共有131只个股今年二季度获QFII持有,共计53.59亿股,市值约为611.34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银行、白色家电、食品加工制造三个行业最受QFII青睐,持股市值高居前三,分别为391.81亿元、37.26亿元、25.87亿元,银行业占比QFII总投资市值比例超过60%,是QFII持仓最重的板块。与此同时,银行板块二季度获得QFII小幅增仓,由一季度的35.7亿股增至36.16亿股。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按照申万行业分类,银行业已经累计下跌了8.75%。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宁波银行和民生银行今年以来分别上涨了5.70%和3.72%,其余14家上市银行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下跌了23.46%、12.35%、11.56%和10.90%,工农中建四大行则分别下跌了7.13%、1.70%、3.05%和8.58%。相比之下,白色家电(申万)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上涨了3.74%,食品加工制造(申万)则累计下跌3.77%。上证指数今年以来则累计下行了4.05%,沪深300指数则累计下行了2.02%,分析人士认为,QFII今年以来平均亏损6.12%,主要还是重仓持有银行股的原因。
然而,尽管今年以来平均业绩亏了6.12%,不仅没有跑赢QDII,同时也跑输大盘超两个百分点,QFII却似乎丝毫没有因此减仓或大规模调仓的迹象。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QFII的重仓持股市值来看,从2011年一季度到2012年二季度以来的6个季度中,其持仓市值分别为698亿元、640亿元、540亿元、572亿元、606亿元和611亿元。也就是说,从2011年第三季度起,QFII的重仓市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升。
来自证监会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QFII账户总资产合计2759.34亿元,较2011年底上升9.06%;其中股票资产1929.65亿元,较2011年底上升8.55%,上半年净买入证券95.13亿元,较2011年下半年净买入证券40.73亿元增加了1倍以上。来自外汇管理局的上半年证券投资项下的收支数据则显示,QFII一季度流入基本平衡,二季度净流入大幅增加到15亿美元,总体净增16亿美元。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QFII名录则显示,8月份共有8家海外机构获批QFII资格,该月度新增的QFII家数创下年内第二高点,仅次于3月批复11家的水平。至此,我国QFII机构总数达到181家。根据国家外汇局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31日,已经有152家机构获批298.68亿美元QFII额度。这刚好相当于用完了2003年QFII机制建立时确定的首批300亿美元额度。今年,外汇局和证监会新推500亿美元额度,使得QFII机制的总投资额度提升至800亿美元。有报道称,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以及中金所常务副总经理李正强,即将启程分赴欧洲、美国和日韩市场,全面介绍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和今年以来大幅放松管制的QFII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以来,QFII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而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却出现了“十年零涨幅”的尴尬局面。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