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基金 > 热点评论
本站搜索:

担保交收折溢价存障碍货币基金ETF进展艰难

2012-08-16 11:05:00     作者: 周宏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货币基金 ETF 基金行业 理财产品 基金公司
[提要] 不是每一个基金创新的想法最后都能在短时间“瓜熟蒂落”,比如传说中的货币基金ETF。没有担保交收就没有T+0,没有了T+0,瓜分保证金市场,基金公司们难度又大了不少。但据悉,随着一些公司积极更动方案、或是创新模式,一些类似货币基金ETF的新产品,可能以“黑马”之姿积极推进,意图抢在货币基金ETF 前冲线。

  不是每一个基金创新的想法最后都能在短时间“瓜熟蒂落”,比如传说中的货币基金ETF。

  据悉,尽管得到了多方的力推,甚至被有些报道打上了两个交易所竞争的标牌,但货币基金ETF的推进仍然处于“一步三叹”的艰难状态。面临着诸如“担保交收”、“折溢价考验”、“流动性可能低迷”等等实际性障碍,货基ETF的“上市创新之路”,目前来看仍然处于艰难推进之中。

  创新初衷:基金“进军”保证金市场

  货币基金已经存在了七八年,但把货币基金搬上市(发ETF)却是近一年的事。

  启发行业思维的是两个事件。首先是,货币基金收益率在近两年持续攀高,大大高于普通活期存款,包括券商保证金的利息。换言之,从收益率上来说,货币基金有了“进军”其他市场的可能。

  另一个事件则是,进入2012年来,伴随着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和类理财金融产品的收益率高涨,券商保证金的稳定性逐步动摇。过去几个月中,券商保证金每逢月末必然有大额流出、月初再大额回流,这也相当程度影响了券商的利益,并推动相关产品的创新。

  据悉,一些券商之前已经悄然通过创新“内部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式,主动分流旗下保证金。而若货币基金ETF创新能够成功,则券商客户可以通过购买货基ETF的方式,将保证金方便地转换成接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由此,基金行业也有望加入瓜分券商保证金的行列。

  创新难点:担保交收

  但“完美的设想”不意味着“完美的产品”,更不意味着创新之路一帆风顺。

  积极推进的基金公司,很快发现他们面临着现实考验。

  最明显的考验是——谁来为资金取与存担保交收?

  券商保证金的基本要求是“随用随取”、“随剩随存”。但这对于货币基金而言,却是很难跨越的门槛。目前业内运行最出色的货币基金,也只能勉强在部分渠道做到T+1,大部分时候货币基金的申购赎回是T+2以上。

  因此,要把实际上较慢的资金划转“拨入”快车道,核心的关节是找到机构为在途的资金做担保交收。而最佳的机构无疑是负责交易资金清算的“登记结算公司”。但近期有消息传来,由于申请担保交收的机构较多,此前答允“开口子”试点的中登,日前态度又趋谨慎。

  没有担保交收就没有T+0,没有了T+0,瓜分保证金市场,基金公司们难度又大了不少。

  过渡方案:

  放弃ETF?或者不追求“T+0”

  据业内人士透露,搁浅货基ETF的,或许不止担保交收这一个问题。模式之争,场内场外份额的利益平衡都是问题。因此,业内一度纷传监管部门态度发生变化,一些已经到了创新“临门一脚”的基金公司,撤回了产品申请。

  但据悉,随着一些公司积极更动方案、或是创新模式,一些类似货币基金ETF的新产品,可能以“黑马”之姿积极推进,意图抢在货币基金ETF 前冲线。

  据悉,目前业内比较看好的模式包括放弃“T+0”,转而做一个相对“低效率”的类货币的上市基金,或是退而直接放弃上市方案,改为在场内开放申购赎回。

  但是,这些方式并非完全无瑕。对于后者而言,即是创新一个申赎“高效”的货币基金,但仍需突破“交收”关。而对于前者而言,放弃了T+0,意味着基金上市后折溢价的波动将显化,而这是吸引保证金的“致命弱点”——当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于存入周期较短的保证金而言,将面临或有损失,而这可能阻碍保证金的流入。

  货基创新之路犹在,但未来持续“披荆斩棘”的努力不可或缺。

张元亮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