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5 10:57:00 作者: 来源: 北京晨报
今天,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投资周,周末,乃至上周有哪些利多、利空消息,这些消息或许会影响着您对行情的判断,也可能对大盘走势产生影响,且听我为您逐一道来。
利多的事儿
●产业资本9月以来24亿元布局89股
上市公司高管在三季报披露窗口前进行大笔增持,可以看作是公司业绩向好的信号。9月份以来,除了汇金公司之外,在央企“国家队”的带领之下,产业资本“抄底”行动进一步升温。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已有89家公司获得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增持,增持参考市值达到23.95亿元。
●主流券商齐声看多10月行情
10月行情,向来令人充满期待。国信证券喊出了“反弹条件渐趋成熟”,兴业证券称“节后反弹有望延续”,广发证券也认为“继续反弹”,申银万国则直接以“红色十月”作为月度策略报告标题。在10月初,各大券商研究机构发布的策略报告出现了集体看多的现象。
●证监会称逾30家QFII申请额度
证监会称,目前有超过30家境外机构计划申请或增加对A股的投资额度,总计申请额度超过100亿美元。境外机构普遍反映现行的QFII额度太小,审批制度不够便利,十分不利于增加投资,希望能在这些方面抓紧突破。
利空的事儿
●私募担忧三季报 建议10月暂避创业板
针对10月份的A股市场,私募基金仍然谨慎为上。据最新调查显示,即将到来的创业板解禁潮,令阳光私募很担忧,超六成考虑短期回避;而且还有八成私募担忧三季报会影响股市;而对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投资运作,多数私募的策略是攻守兼备。
●期指多头了结 空头主力不放弃
在这轮做多行情中,主力获利了结的心态较为明显,而国泰君安、海通期货、中证期货三大席位一直维持净空持仓。9月24日至今,主力获利了结的心态较为明显,尤其是国泰君安席位在反弹过程中不断加大做空力度。总体看,多空主力的动向预示着期指延续反弹的难度加大。
●降薪裁员袭击一线私募
曾经“公奔私”的一线私募经理开始黯然失色,裁员、降薪这些字眼已不再羞羞答答。其背后固然有业绩的压力,更有投资风格转变、产品转型和升级的需求。年初很多券商同行去了一线私募,被更高的薪酬吸引,但最近发现一线私募不是避风港。
中性的事儿
●新三板未来总市值或超5000亿元
近日,证监会发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为新三板交易制度突破吹响号角。业内预测,新三板是真正意义上未来的纳斯达克,对孵化高科技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作用将逐步显现。未来新三板将形成一个挂牌企业1万家、总市值超过5000亿元的市场。
●传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将出任南方基金总经理
继华夏范勇宏出走公募行业后,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即将退隐二线的消息,在基金行业投入一枚“重磅炸弹”。高良玉退隐二线已成定局,目前南方基金已在寻找继任人选,有消息人士证实,接任者即是现任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杨晓松。
●南方出版传媒等14家企业排队IPO
从9月28日到10月11日,证监会新受理了14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5家申报上交所,为新世纪光电、辰欣药业、珠海天沐温泉旅游投资集团、南方出版传媒、天地融科技。另有9家申报深交所。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