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2 10:39:00 作者: 杨磊 来源: 证券时报网
短期理财基金产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投资人赎回确认失败并引发投诉的现象,导致投资人的权益受损。近期监管层发文要求规范短期理财基金赎回信息,剑指基金公司短期理财基金赎回信息宣传力度不足,可赎回份额信息不准等方面。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基金赎回信息不准的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短期理财基金,记者今年上半年亲历的某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产品的可赎回和可交易基金份额信息同样出现差错。
证券时报记者所交易的该QDII在交易所以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形式上市交易,记者采用二级市场买入后在交易所系统赎回该基金,但赎回后像一般的LOF一样,第二个交易日冻结份额,但第三个交易日时相关基金的份额重新显示在账户上,显示为可赎回也可交易份额。
记者首先尝试了卖出该份额,交易系统显示为卖出申请不成功,卖出份额超出实际拥有份额。记者随后下单再次赎回该基金份额,系统显示竟然接受了该赎回申请,当日收盘后又显示该赎回申请失败。
记者当时不仅进行了一次买入和赎回操作,而是循环多次在二级市场买入该QDII后赎回基金份额,系统中显示的该基金可赎回和可交易份额完全和实际可用份额不符,只能自己查询历史交易和申请记录,才能计算真正可赎回或卖出的份额,给投资带来了不便。
由此可见,在新类型基金产品推出初期,基金公司的交易系统设计和赎回信息传递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基金公司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赎回信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