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大话理财

投资进入“战国时代”

黄金周理财之高端篇

2011-10-04 13:57:00     作者:    来源: 新华金融  

关键词: 私人银行 融资融券业务
[提要] 上海某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表示,相对普通证券结构化产品,该产品次级投资者的门槛低,资金量达到300万元即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发售“资产池”理财产品3200余款,占银行理财市场份额的近40%。

  ====私人银行理财====

资料图片

  提供专属理财产品,为外汇、股票、大宗商品等投资品种提供操作建议,这是目前“私人银行”给多数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事实上,“私人银行”扮演的角色远不止这些,小到购买钻石、奢侈品,大到海外投资置业、购买私人飞机,私人银行已经开始提供越来越细致的服务了。

  随着中国内地财富管理市场的崛起,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机构近年来均从不同角度切入其中,相继开发出为高端客户理财的专属服务,期间定位各异,竞争不断升级。

  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各家机构所瞄准的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的理念开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一场站在金字塔塔尖上的竞争——私人银行业务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难重重。对于“富人理财”这一近年来才在中国兴起的业务,参与竞争者不仅有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有基金、券商的定向资产管理,更有私募、信托、PE等大量“非典型性”理财渠道。如何避免同质化,成为私人银行赢得客户必须破解的谜题。

  111万“百万美元资产富豪”的国内资源颇为触目惊心,在揽储大战愈演愈烈之时,一场围绕着高端人士的战争正在渠道环节打响。外资银行凭借丰富的经验先行一步抢占市场,中资银行依托庞大的客户资源不甘落后。就连第三方理财机构也将目光瞄准了高净值人群,无异于公开同各私人银行抢生意。

  在巨大的财富蛋糕面前,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相继出手。2005年,瑞士友邦银行首先在中国开办私人银行;随后,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相继跟进,在国内开设私人银行业务。

  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开设私人银行业务。此后的四年时间,从大型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都争先恐后成立专业团队和设置专门机构来争夺这一市场。4月底,中信银行国际私人银行中心揭幕,将为母行私人银行客户的离岸投资理财需求以及境外高资产净值人士参与内地市场提供服务。此外,招商银行计划今年在香港永隆银行下设私人银行管理中心。其目标据称是打造离岸金融服务平台。而在此前,农业银行也正式推出私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面向高端个人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李平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