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3 15:07:00 作者: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寻找类*ST金泰的“绝世好壳”
结合*ST金泰的财务特质,我们可以按几项标准来梳理一下目前的“*ST”们。
根据我们的分析,目前选择最具重组潜质的壳公司的标准具体包括七项:一是小股本,以最新总股本小于3亿股计,相对于*ST东方A(000725)与*STTCL(000100)等大盘股,小股本更容易被“用壳者”下咽;二是2007年一季末短期借款小于2亿元,短期借款少短期偿债压力小;三是2007年一季末长期借款小于2亿元,长期借款少同样偿债压力小,只是这种压力比之短期借款,在时间上有所宽裕;四是2007年一季末应收账款净额小于1亿元,这一方面代表着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衡量原来包袱被消化的程度;五是2007年一季末长期股权投资小于1亿元,若长期股权投资大,潜在的担保等隐性负债的出现概率也随之增加;六是2007年一季末应交税金小于1亿元;七是2006年度审计意见类别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如果逐个分析表中所列诸公司,我们会发现,都或多或少有借“壳”重组的迹象;同时,相关传闻也此起彼伏。
人们曾经认为,低资产负债率是好壳的一种特质。然而,面对严重资不抵债的*ST浪莎(600137)的重组成功,以及新恒基欲实质上将商业地产注入*ST金泰的事实,人们惯有的“好”壳标准被彻底颠覆,资不抵债的*ST们依然魅力四射。而这一切,归功于新一轮牛市的喜人场面。
一般认为,好壳的另一个标准是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ST金泰同样也颠覆了这种观念。也就是说,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已不再重要,因为尽管流通在外的股份可能比例很大,但随着大股东巨量的定向增发并注入资产,流通股将被稀释得很小。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