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财经人物

黄俊钦:捂壳五载 财富1700亿

2007-09-03 15:07:00    作者: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毫不夸张地说黄俊钦一觉醒来,身价就又多了几十亿。那是股市给的,*ST金泰每天上涨5%,黄的身价就按此比例增加。

两种溢价

与将要拿出数十亿元“真金白银”的其他特定投资者不同,就新恒基而言,受益于两次溢价,一是*ST金泰的股价,从3.18元到数十个涨停板后的某天的某个高价;二是其商业地产项目的评估增值。

新恒基欲注入*ST金泰项目的净资产合计80.75亿元,价值总计246.65亿元,总体增值2.05倍,升值幅度似乎不多。

然而,这里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一是所要注入项目的资产负债率极低。如果资产负债率升高,则相应净资产的升值比率会大大提高,这类似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可视其为评估杠杆。比如,若总体上将资产负债率提高至50%,经过粗略计算,升值比率已经超过4倍。

二是目前净资产的价值属性,即属于成本还是属于近期的评估价或市价。如果是成本,若考虑到资产形成的年份,则2倍的升值很可能是偏低的;但如果是近期(年)的评估价或市价,则目前升值倍数的高低与否,便需要仔细考查了。

我们注意到,在拟注入的九项资产中,有两项是楼宇资产而非股权资产,即鹏润大厦与新恒基大厦,前者总资产18.73亿元,后者总资产4.13亿元。其中,新恒基大厦系于1996年正式投入使用,按其资产总额与建筑面积来计算其平均价格为9821元/平方米。这似乎并不是1996年的成本。

另外,较早前有媒体介绍,鹏润大厦曾易手至黄俊钦之弟黄光裕处,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又回到了黄俊钦的新恒基名下。那么,这种楼宇的相互交易,必然导致其资产额为买卖的市价。如此,目前账面资产额是何时的价格,便与评估的升值幅度密切相关了。

同时,根据*ST金泰的公告,沈阳置业与沈阳空港仅有2006年末数据,而其中沈阳置业的沈阳新恒基第一城项目已于2005年9月份开工。所以,我们认为,很可能是新恒基先运作该项目,再于2006年度成立沈阳置业,并将相关资产经评估注入。如果是这样,那么沈阳置业的资产数额应该是2006年的评估价。如此,若该项资产在短短一年内便升值几倍,似乎有些急促。

当然,由于资料有限,上述分析未考虑新恒基拟注入*ST金泰的九个项目各自的升值幅度,即未考虑结构性问题,而只是从整体上来粗略分析。若要具体地、更加精准地分析十项资产的评估升值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合理性问题,依靠目前*ST金泰的披露尚不足够,需要持续关注未来相关披露与评估资料等。

yingchun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